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
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聯盟成立 2025-03-25
文章來源:蜜蜂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川越是經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門批準、于2006年成立的一所中小學課外培訓學校。是一家整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科學教學技術,專注于中小學文化課課外培訓機構。學校針對初高中開設有:高三全科集訓、藝考生文化沖刺培訓、全科輔導補習、高考輔導。
2023年藝術統考在即,考生們都在認真備考,努力通過藝考大關。
在通關過程中,不僅要參加統考、校考、高考,更要了解各類藝考分數線,每個藝考生都要經歷4條“生命線”,這直接關乎你是否能被各大院校錄取!
這4條“生命線”具體是哪4條線呢?
統考/聯考合格線
藝術統考,是指各個省市教育考試院自行組織對于高中三年級藝術類考生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舉行的一次基礎綜合的專業考試。考試合格者獲得參加校考資格,考試難度較小,通過率較高。
統考合格線又叫生死線,決定了考生是否具有校考資格,校考院校中大部分都是要求聯考合格。特別是去年9月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2024年基本實現統考全覆蓋后,更是如此。
近年來隨著藝考改革,承認聯考成績的高校越來越多,絕大多數985/211高校承認統考成績。要想考進心儀大學,第一步就是把統考考好。
校考專業合格線
校考就是藝術類院校獨立設立的招生考試,考生要報考設有校考考點的院校,并拿到該學校合格證之后才可能被錄取,每個學校的校考時間都不同。一般來講,這些學校大多要求統考合格,或以統考合格作為初選;即便不要求統考合格,受疫情影響,也會自行組織線上校考。
校考專業合格線可以理解為拿校考合格證的最低分數線,如果大于等于這個分數線,恭喜你,拿到了傳說中的校考合格證。但要知道,對于很多院校很多考生來說,只是通過這個校考合格線是不行的,這里面還涉及一個問題,發證比例,一般院校的發證是1:4發證(這也是教育部規定的最高比例)。
例如,某學校招生10個人,會發10*4=40張合格證。所以,并非拿到了合格證就一定會被錄取,尤其對于尤其是對于文化過線,專業排名錄取的院校,拿到小圈才會更有優勢。
舉個例子:某學校招生10個人,按照1:4發證比例,會發10*4=40張合格證,校考成績前十名就意味著進入了小圈。
看到這里,可能有同學會問了:統考和校考到底有啥區別?統考成績不合格可以參加校考嗎?
1、統考和校考的區別
高考藝術專業中的聯考和統考是指同一種考試,聯考又叫統考,藝考生一般都要參加所在省組織的統考,統考成績合格,達到相應的分數線就可以報考幾乎所有的本省的藝術類院校或學院(極少數除外)。
校考又叫單招,就是個別學校自行組織的專業考試,哪個學校組織的所考成績就在哪個學校有用,其他學校不認,所以是針對于某一所學校而言。
統考和校考之間的聯系是,有些學校規定,統考合格才能考他們學校,并且有些省是必須統考合格錄取時才能投檔,所以統考是很重要的,而且每個省的統考都是不同的。
校考成績是指某些大學在招收藝術類考生時自己學校的專業考試,一般在1月份開始,直到3月中旬。有很多學校是這樣的,不論他在本省還是外省的招生。現在教育部門為了減少復雜的程序,很多省很多高校的校考,必須在省內的統考合格后方可報考,是藝術類考生在1月份左右進行的類似高考的考試。
也就是說,所有的考生必須通過統考才能進入各大院校進行校考,可以說統考是校考的“通行證”。統考在各省的考試時間均不同,但都在校考之前,難易程度也不同。
2、統考成績不合格能參加校考嗎
藝考中統考沒有合格,是可以參加部分院校的校考的。所謂校考就是各大院校自己組織的藝術類考試,因為很多學校是不承認省統考。很多人說統考不重要,事實上統考是非常重要的。
藝術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在高考成績查詢前,各省教育考試院會公布當年的藝術類錄取控制分數線。湖南省省教育考試院會在高考成績查詢時公布當年的藝術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湖南省只有文化和專業雙過線的情況下,才具備報考平行組院校的資格,非平行組院校不需要專業文化雙過線。
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是指考生拿到某院校錄取通知書的最低分數線。在志愿填報時,各省省教育考試院會按照院校錄取要求,根據規則按照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排隊,再按照招生人數錄取。
錄取分數線是院校自己決定的,另外資格線、省控線、投檔線這三個相關的分數線均由省招辦劃定。是否被錄取光看錄取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同一個學校內不同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都不一樣。比如AB兩個學生分數一樣,也報同一所大學,A報的專業比較熱門,B報的專業比較冷門,B被錄取了,A卻不一定會被錄取。
以上則是藝考生們想要順利上大學必過的四條“生命線”!一條線沒過就將掉進萬丈深淵,與理想大學擦肩而過!
如果有興趣需要了解的家長和考生們可以到校區詳細的了解。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