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
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聯盟成立 2025-03-25
川越是經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門批準、于2006年成立的一所中小學課外培訓學校。是一家整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科學教學技術,專注于中小學文化課課外培訓機構。學校針對初高中開設有:高三全科集訓、藝考生文化沖刺培訓、全科輔導補習、高考輔導。
有一大批雙一流高校明確承諾擴招!新增專業!!不退檔!!那么今年哪些高考今年擴招?
哪些高校承諾不退檔?這些大學招生有變化!
清華大學
成立醫學部、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書院
日前,清華大學原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實驗班”全面升級為“卓越醫師-科學家”培養計劃,2022年起招生,目標是將臨床醫學生培養為“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頂尖醫師-科學家”。
除醫學部外,2022年清華還新成立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書院——為先書院,擬招收120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首次啟動本科招生,擬招收20人。
復旦大學
新增招生專業
復旦大學2022年新增計算機科學拔尖人才試驗班,數學英才試驗班首次面向高中生招生。經濟管理試驗班新增管理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商務智能、云計算)等專業方向。今年設有三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在校內進行選拔,分別是法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
南京大學
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經濟
兩個本科專業
今年將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經濟兩個本科專業,同時將已有的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軟件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延伸至蘇州校區。四個專業按照“技術科學試驗班”一個大類進行招生,招生規模500人左右。四個專業學生在鼓樓校區和蘇州校區完成學業。
擴招500人
今年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規模將擴大500,增加至3850人,并將在2023年-2024年持續擴大招生規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升級一是招生規模擴大,沈元榮譽學院承載了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和教育部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包括未來空天領軍計劃、計算機拔尖計劃、華羅庚數學拔尖計劃、空天力學拔尖計劃,今年新增物理和化學拔尖計劃;二是探索國際卓越工程師培養新模式,整合中法工程師學院和國際通用工程學院人才培養優勢資源,大四保研時分法語模式(法國工程師)和英語模式(中外雙碩士);三是醫工交叉實驗班升級到2.0版,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方向和智能醫學工程方向。
北京師范大學
優師計劃擴招200人
2021年北師大優師計劃招錄401人。今年,學校將在原有基礎上擴招200人,加大對縣域師資的補充力度。
武漢大學
新增6個招生專業
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智能制造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智能建造、中國共產黨歷史、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弘毅學堂PPE試驗班)6個專業。
增加部分專業招生計劃
在保持分省招生計劃穩定的基礎上,武漢大學優化了招生計劃結構,增加口腔醫學、弘毅學堂試驗班、計算機類、法學、經濟學類、新聞傳播學類等專業招生計劃數。
華東師范大學
新增3個雙學士學位
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普通類批次專業錄取采用“分數優先”原則,不設“級差分”;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的普通類錄取批次,達到投檔分數線且被投檔的考生,專業服從調劑、體檢合格,一般“進檔不退”。學校今年新增3個雙學士學位的招生培養項目:翻譯+歷史學,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心理學,通信工程+教育技術學,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的錄取原則和普通類專業一樣。
湖南大學
新增7個招生專業
2022年湖南大學有17個招生類別,按49個專業(含7個實驗班)、8個專業類、2個試驗班招生,化學專業獲批強基計劃招生。今年開設7個特色培養實驗班,新增7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別是數字經濟、化學生物學、智能車輛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城市管理、人工智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山大學
取消大類招生/不退檔
今年學校計劃面向全國各省(區、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30人、華僑港澳臺學生500人;對比2021年招生總人數8153人,新增77人。
2022級新生大一在廣州校區南校園集中培養,大一學年結束后進入高考錄取專業所在院系的校區(園)培養。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不同,今年的招生章程中刪除了“大類招生”這一條規定。查看過去兩年的招生章程可發現,學校實行大類招生,招生專業(類)共有18個(不含強基計劃、高水平運動隊、港澳臺生、國際生)。而今年招生章程中不再有“大類招生”這一要求,本科招生專業將有69個。
章程中指出,在平行志愿批次,已投檔至中山大學的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體檢合格且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均不退檔。
中國海洋大學
適度增加計劃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計劃于今年9月正式啟用。早在2019年新校區開建時,中國海洋大學校長于志剛曾透露新校區啟用后,海大會適度增加相關學科專業的招生計劃,特別是研究生招生計劃。
南開大學
保證不調劑 新增專業
南開大學2022年新增“數字經濟”專業,也是全國首批獲批此專業的高校,入學后在新生中二次選拔產生。
在南開大學所有投放招生計劃傳統高考省份的普通批中,考生填滿專業志愿且不重復,提檔后體檢合格,保證全部錄取到志愿專業中,100%滿足考生,保證不調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新增3個專業,構建智慧農業專業集群
學校2022年新增智慧林業、智慧水利、農業智能裝備工程專業。
本科招生增加200名
學校在2022年繼續擴大本科招生規模,招生人數比2021年增加200名。學校將在確保各省招生規模較2021年不減少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省高考報名人數情況、生源質量以及區域布局等因素,編制招生計劃,具體以各省級招生部門公布為準。
蘭州大學
新增3個專業
2022年學校新增了3個本科專業,分別為資源勘查工程、動物科學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調整外語類專業語種限制
今年,學校英語專業要求考生的外語語種為英語,俄語專業要求外語語種為英語或俄語,德語專業要求外語語種為英語或德語,日語專業要求外語語種為英語或日語。
大連理工大學
航海類專業降低了視力要求
根據今年發布的最新國家標準《船員健康檢查要求》,報考學校航海類專業考生需符合以下特殊錄取要求:
航海技術專業:要求辨色力正常(無色盲無色弱),無復視;身高1.65米及以上;雙眼裸視力均能達到4.7(0.5)及以上,或雙眼裸視力均能達到4.0(0.1)及以上且矯正視力均能達到4.8(0.6)及以上。其他要求參照《船員健康檢查要求》執行。
輪機工程(海上專業)、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要求無紅綠色盲,無復視;身高1.60米及以上;雙眼裸視力均能達到4.6(0.4)及以上,或雙眼裸視力均能達到4.0(0.1)及以上且矯正視力均能達到4.6(0.4)及以上。其他要求參照《船員健康檢查要求》執行。
法學專業增設涉外法治方向
學校法學專業在設立海商法和國際經濟法兩個方向的基礎上,又增設涉外法治方向。海商法方向、國際經濟法方向和涉外法治方向人數比例約為6:3:1。
新增精細化工和智能建造專業
今年新增設精細化工和智能建造專業,采取大類招生加寬口徑人才培養模式,將傳統工科、管理學科與信息學科結合,培養符合適應新時代行業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人才。
新增招生方向
學校新增土木類(智慧基礎設施與土木類創新班)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基地班)兩個本科專業招生方向,打造以創新班、基礎科學班、強基計劃、拔尖計劃2.0基地等為核心的精英人才育人體系。
北京交通大學
詹天佑“3+5”本博直升試點班
首次高考招生
學校實施“本研貫通、學科融通、產學相通、國際互通”的“四通”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打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特區,首次通過高考招生的詹天佑“3+5”本博直升試點班,有以下突出特點:1.學院實施書院制、導師制和學分制;2.在符合基本成績要求的情況下,直接獲得免試攻讀博士研究生資格;3.本科階段主修專業從學校19個優勢專業中根據意向任選,在第四學期與博士生導師從2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雙向互選博士學科方向。
北京郵電大學
新增2個專業
學校今年新增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密碼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為空間信息通信、空間信息數字應用領域和密碼安全領域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和領軍型后備人才。在招生專業設置方面,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與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一起以“通信工程(大類招生)”的名稱大類招生;密碼科學與技術與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一起以“網絡空間安全(大類招生)”的名稱大類招生。
設立未來學院,開設本碩博貫通培養實驗班
北京郵電大學設立未來學院,開設本碩博貫通培養實驗班,招生專業名稱為電子信息類(元班)和計算機類(元班)。實驗班聚焦計算機及電子信息領域“卡脖子”問題,支持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通過本碩博貫通培養方式,強數理基礎,重學科交叉,施一人一策,著力培養計算機及電子信息領域杰出科學家和行業領軍人才。
新設立瑪麗女王海南學院
今年學校新設立瑪麗女王海南學院并開始招生,招生專業為信息與計算科學(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計劃安排60人。
北京林業大學
新增3個專業
學校今年新增草坪科學與工程、家具設計與工程、生態學三個本科招生專業。
2.取消園林、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專業的報考建議
學校在對學生的建議方面,取消了往年“報考園林、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專業的考生建議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的建議。
3.生物科學(拔尖班)今年起開始招生
學校“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從今年起按照生物科學(拔尖班)進行招生,將實施全程導師制、完全學分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機制,構建“3+1+X”的“本博貫通”培養模式,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比例不低于70%。
中國傳媒大學
1.部分類別新增專業及方向
2022年學校藝術類本科招生專業新增漫畫、新媒體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中朝、中韓雙語播音主持方向) 三個專業及方向。普通類本科招生專業新增數字出版專業;傳播學新增傳播學(輿情分析)和傳播學(計算傳播)兩個專業方向。
2.部分專業取消大類招生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取消大類,按具體專業招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22年新增兩個本科招生專業
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是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業的發展趨勢,是指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驅動金融創新,持續革新融資、支付、投資等金融業務模式,拓展金融服務的邊界。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研究計算機軟硬件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專業涵蓋的領域主要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知識圖譜等。
中國政法大學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新舉措
今年新設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實驗班和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學班。
法學(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實驗班)計劃招生60人,實施本碩貫通培養,本科學習階段綜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學生,將獲得學校免試攻讀研究生推薦資格,通過學校推免生接收選拔后,攻讀學校國際法學(涉外法治方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法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培養涉外法治人才)專業計劃招生15人。學生第二學年集中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經考核合格的,將獲得學校免試攻讀研究生推薦資格,通過學校推免生接收選拔后,攻讀學校國際法學(涉外法治方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兩年。
暨南大學
招生計劃少量增長
4月18日,暨南大學招辦官微發布文章,對報考暨大的一系列問題進行答疑。文中提到:學校今年招生計劃有少量的增長。
同時,暨南大學2022年新增了1個審批本科專業,新專業沒有往年分數參考,對于考生來說是一個“沖”的好機會!
東華大學
大類招生/略優擴招
東華大學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規模為3640名,相比2021年招生計劃增加50人。2022年學校大部分專業實行按專業大類招生。考生填報按專業大類招生的專業志愿,應填寫所在省公布的專業大類名稱及其代碼;填報按專業招生的專業志愿,應填寫所在省公布的專業名稱及其代碼。
近年來東華大學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供應鏈管理”等專業;另外,學校還新增了“紡織工程+產品設計”雙學士學位項目;新增“環境工程+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
太原理工大學
新增5個招生專業
學校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緊密結合國家緊急發展需求,對接區域高質量發展趨勢。今年新增智能測控工程、區塊鏈工程、網絡空間安全、運動訓練、飛行技術等五個招生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
增設4個雙學士學位專業
今年學校順應國家經濟發展對基礎學科復合創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增設了4個雙學士學位專業,分別為“金融學(與統計學雙學士學位)”“投資學(與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學士學位)”“經濟學(與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學士學位)”“數學與應用數學(與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這四個雙學士學位專業授予學位均為“經濟學+理學”兩個學士學位。
南昌大學
取消對高考外語類考試科目的要求
2022年,學校對相關招生政策進行了優化,取消對高考外語類考試科目是英語的要求,選考任何外語語種的考生均可報考南昌大學。
新增2個專業
今年學校新增了兩個招生專業,分別是社會學和表演(茶藝方向)。
實行“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改革
今年學校進行了“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專業畢業”的培養模式改革,將98個本科招生專業中的44個,放在20個大類進行招生。學生入校后統一按大類進行培養,在大學期間自主選擇該大類涵蓋的專業學習,畢業時達到相關專業畢業和學位授予要求方可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
華南師范大學
本科擴招484人
學校2022年普通本科計劃招生7614人,比2021年新增484人。
石河子大學
新增2個本科專業
2022年學校新增智慧農業、康復治療學兩個本科招生專業。
減少大類招生專業數量
為進一步尊重考生專業興趣和專業選擇權,學校減少了大類招生專業數量,2022年本科專業中有6個大類專業(包含18個專業)招生,70個本科專業按專業招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本科擴招300人
本年度,校區面向全國28個省(區、市)計劃招收本科生2000人,招生計劃較2021年增加了300人。
新增2個專業
2022年新增安全工程、漢語言文學2個本科招生專業。
澳門大學
新增1個本科課程
學校健康科學學院今年新增了一個本科課程——“理學士學位(藥物科學及科技)課程”。該課程結合了物理、化學、生物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科學基礎,是對研究和開發新藥物和療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一門學科。此課程招收理科學生。
如果有需要,可咨詢川越志愿填報,有興趣需要了解的家長和考生們可以到校區詳細的了解。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