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
浙江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聯盟成立 2025-03-25
川越是經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門批準、于2006年成立的一所中小學課外培訓學校。是一家整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科學教學技術,專注于中小學文化課課外培訓機構。學校針對初高中開設有:高三全科集訓、藝考生文化沖刺培訓、全科輔導補習、高考輔導。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在這最后有限的時間里,是繼續跟著老師的節奏復習?還是回家自習沖刺一把?這是不少同學糾結的點,一起看看專家的建議吧,相信能給你指條明路。
絕大多數同學不適合回家自學
為什么呢?請大家冷靜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備以下幾個特殊優勢:
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
高中三年有明確的自我規劃,自學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強
家長知識水平較高,對孩子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如果不具備上述優勢,只是覺得目前在學校里“考、考、考”浪費了時間,那么還是勸大家老老實實待在學校里跟隨老師的安排,進行沖刺備考。
1.不能過于信任自己的自學能力
很多人“離開班級學了一周,頭三天效率很高,三天后發現自己沒有了班級的氛圍就懈怠了”。如果考生有強大的自學能力固然很好,可從現實來看,多數考生的自學能力不強,如果自學能力很強的話,相信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了。
在現實中,特別是中等成績左右的考生,有的盲目信任自己的自學能力,結果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樣,很多人一直到高考成績一樣沒有突破。因為一個考生要做到更好的自學,需要清醒、全面認識到自己優勢與不足,并且能看清形勢、高考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適合自己的策略、然后在執行中完善和總結。
做到這點很難,特別是成績中等的考生,盡管說有很大提升空間,但是一切的一切還是在于自己。離高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一個自學能力不強的考生再去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2.要認識到學校備考資源的重要性
特別是考前這段時間,如果考生能把自己身邊的資源更好的利用好,那么他的備考就會格外有效。目前對考生來講,能利用的資源有學校的環境、老師、同學、資料、課外輔導、家長等等。
有的學生說自己的學校是普通的學校,老師水平一般,自己不想去上學了。那么只要你能找到一個比學校更好的環境的話那么就可以選擇離開一段時間,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環境,僅僅通過自己躲在某個角落里自學的話,還不如在學校。把學校老師、同學等等資源用好,一樣對備考有促進的作用。
1.總結自己的考試現狀
高三的一年來經歷了很多次考試,考生首先需要總結出自己的考試現狀,從整體到部分,整體上:考試時間分配情況怎樣,考試心態怎樣。具體的部分上,要根據各科各題型做出的總結。
例如數學學科:可以從近幾次的考試情況歸納,選擇題得分情況怎樣,花費了多長時間,對哪些題型沒有把握,哪些是會而不對的情況等等,后面的壓軸題部分,哪些題目是有能力每次必對的,但是有幾次被扣分,扣分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保證必對的話,那么應該從哪些地方做起(方案自動就出來了),有哪些題目把握不大,是知識點掌握的問題還是平時訓練不足的問題,有哪些題目沒有思路,對于沒有思路的題目是哪個知識體系,是不是可以通過老師的幫助把它做好?等等,這些問題必須要清楚,因為只有自己才可能清楚自己遇到的問題。
2.建立清晰的目標,并且將實現目標的過程與訓練相結合
面對學校老師發的試卷,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目標,做題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那么做題的質量一定會打折扣。例如說你通過理科類試卷的訓練,可以完成這樣的目標:
(1)時間分配問題。如果你考試中時間不夠用,那么通過平時的練習對考試時間分配進行合理的訓練,正好老師發的試卷很好的載體,在訓練之前構建目標,通過訓練檢驗自己制定的方案可行性有多大,這樣的話做題就帶著明確的目的了。
(2)你薄弱的知識模塊、難以把握的題型、或者鞏固的題型等等需要訓練來檢驗和完善。例如化學部分,你想對某一知識模塊中涉及的題型進行訓練,那么學校的試卷也是很好的載體,通過訓練來檢驗。
(3)對完善解題步驟的訓練。很多考生做題步驟不完善,即便做再多試卷,出發點就是“會了”就行了,其實不是這樣,在平時的訓練中參考答案是很好的樣板,它的語言、分析、內容與表達、得分點的分布等等都很明確,應該根據它來尋找自己解題中存在的不足。
(4)與同學交流的工具。在訓練的過程中是枯燥的,有的學生做法就很好,例如找幾個水平相當的好友在在一起做題,大家比速度、正確率、思路等等,誰錯了誰請客,請客是次要的,一起交流和探討是重要的,在比試中大家一起進步。
怎樣復習能保證最佳狀態?
在最后階段,你要做的就是鞏固基礎、深化對知識體系的理解、提高對考點的敏銳度和熟練度,保證自己在考場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要定期模考保持手感。完成套卷的頻率因人而異,一般3-4天模擬一輪。“手感”或許難以準確,但大體上你需要保持對題目中關鍵信息的敏銳度、計算準確度和熟練度、知識儲備和答題技巧的充分掌握。
如果最后階段因為缺練而手生,結果絕對不能承受。
第二,回歸基礎必不可少,但不要為了回歸而回歸。老師總在強調“回歸基礎”,實際上是擔心學生在基礎部分丟掉不該丟的分數。但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抱著“撿漏”的心態再刷一遍課本花去的時間是否值得?這仍然是值得考慮的。
倘若平時基礎較好,再復習只需把握住框架主干即可,通過日常訓練模考來“排雷”。倘若基礎知識尚且薄弱,那盲目去攻難題是不可取的,務必要花時間理清基礎概念,保證考卷中簡單題的得分率。
第三,除了新題,舊題也要看。錯題反應的是過往解題考試中暴露出的問題。要么考點不明確,要么計算錯誤,要么分析思路偏差。看舊題/錯題的目的在于避免“重復出錯”,積累考試經驗。
對于那些做題時沒印象沒思路的題目,建議重新思考解題;
對于純粹計算錯誤,明確出錯的原因和對策即可略過;
對于純知識點的錯誤,該回歸課本的回歸課本,該當場記下的直接記下。
當然如果你平時就認真記錄錯題,分析錯題,那么看錯題本就夠了。
考前沖刺既不可掉以輕心也不可過度緊張,掌握方法、腳踏實地,靜下心來學習,相信自己,高考定能考出水平,考出風采。
如果川越高中生生涯規劃需要可咨詢川越,有興趣需要了解的家長和考生們可以到校區詳細的了解。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